自古以来,孝感就是孝子倍出的地方。孝感,中华孝文化名城。这里民风淳朴,孝亲敬老早已蔚然成风。肖胡博,1976年7月出生在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,自幼在乡村生活。 从小到大,他就是人见人夸的大孝子。 2024年6月6日,《决胜第二战场》执行主编周杰对肖胡博进行了专访。
肖港镇是一个有着13万人的大镇,曾一度被称为“小香港”。这里是鱼米之乡,也是商业集散重镇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四通八达。这里盛产蔬菜、小香葱,很多农民以此发家致富。
18岁那年,肖胡博因家境贫困,不得已而休学。为给家里减轻负担,肖胡博扛起扁担挑上蔬菜,到肖港镇上摆摊卖起菜来。两年里,肖胡博学会了与各种人打交道,还懂得了一点经营之道。当顾客人多时,吆喝几句,大家都会围过来买菜;当街上行人稀少时,找个人拉拉家常聊聊天。总之一句话,要始终保持自己的菜摊“热度不减,温度常在”,这样才有生意可做。
要发展,闯武汉。经过两年的历练,肖胡博认为该去武汉大城市闯荡一番了。在武汉关山,武泰闸等处尝试做蔬菜批发生意,来回折腾了四五年。虽然很辛苦,但也收获不少。文明的语言交流,诚实的交易合作。此时的肖胡博显得大气、成熟、稳重。多年不见的乡亲直夸肖胡博:生活在武汉大都市,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人,说话办事,待人接物就是不一样,有出息!
随着时代的进步,肖胡博觉得,要提升自已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,就要去学习行业里最先进的理念和运作模式。于是,他带着这些年学到的东西和攒下的积蓄,朝着梦想发展的方向阔步前进。
在浙江杭州,肖胡博从基层配送,到中层管理,再到担任公司高管,最后成为公司股东,肖胡博用六七年的时间和行动诠释:一个农民小菜贩,到小作坊蔬菜批发,再到现代化企业高管的“完美蜕变”。肖胡博刻苦努力,诚实守信,他用汗水泪水和亲身经历告诉广大创业者:成功和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!
百善“孝”为先,父母在、家就在。肖胡博在杭州发展正当风生水起之时,父母亲思念之情却日益加剧,三天两头打来电话,希望儿子能够回家。那时,父母亲每晚都睡不着觉,儿子肖胡博也彻夜难眠。尽孝道,要赶早。思来想去,肖胡博决定放弃在杭州所拥有的一切,早点回家陪在父母身边尽孝。几天后,他毅然决然辞去高管,放弃股权,贱卖全部财产。这样一来,肖胡博至少损失了好几百万。
与父母亲团聚,每天生活在一起,一家人开开心心,其乐融融。肖胡博早晚陪着父母散散步,唠唠家常。天冷时帮父亲披上外套,陪着一起喝点小酒。每过一阵子,肖胡博便为母亲剪剪指甲,早晨晒晒太阳。亲姐姐也是全力以赴,鼎力相助。妻子做得一手好饭菜,家庭气氛温暖。婆媳关系融洽,胜似亲生母女。子女听话懂事,学习成绩优异。儿子荣获全省跆拳道散打第二名,女儿画画获得全校第三名。
自己富不算富,父老乡亲一起富,才算真正的富。肖胡博根据家乡盛产蔬菜和小香葱的特点,考虑如何帮乡亲们把田地里的果实卖出去?这样,既在身边照顾了父母亲,又在熟悉的领域干起老本行,肖胡博对未来充满信心!对当地蔬菜行业发展几经考察后,肖胡博深思熟虑后决定,帮助乡亲们销售蔬菜,解决他们的短板和后顾之忧。2017年,他投资1300万元办起了“孝感市群益博运专业合作社”,建起了“孝感市群益博运蔬菜批发市场”。长期收购乡亲们的蔬菜,经过净洗、过磅、打包、装运、入库、装车等环节,一车车带着泥土芬香和乡亲们希望的蔬菜,悄悄进入广大市民的餐桌。
疫情期间,为了帮助乡亲们及时把蔬菜销售出去,肖胡博免费将100多万斤蔬菜先储存保鲜起来。同时,向家乡各级政府慷慨捐赠蔬菜30万斤,价值40万元。从亲人到乡亲,从亲情到友情,肖胡博深情地说:在家讲孝心,在外讲厚道。
记得2006年,得知合作伙伴张总家的老人躺在医院没人照料,肖胡博毫不犹豫,迅速赶去医院。每天给70多岁的老人喂吃喂喝,端屎端尿,擦拭身体,他忙的不亦乐乎。经过三个月的精心陪护,老人康复出院时含着泪说的第一句话:“小肖做的很好,感觉他比我亲儿子还亲啊!”至今,杭州的张总还和肖胡博保持着密切联系。
很多人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和酸甜苦辣,这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。肖胡博说:“当企业大起大落之时,当公司面临生死之际,当企业家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时......此时此刻,我自告奋勇,挺身而出!我自愿义务来帮助企业老板招商引资引才,营销策划宣传,协助企业管理,照顾老板家人,帮忙接送小孩等等,以缓老板无奈无助之时,以解老板后顾之忧......与此同时,也是体现我人生最为精彩的价值,愿与有缘企业家同心同行!”